清華80后獻血女博士:求您了,抽我的血吧
人均排隊6小時,清華學生獻血到凌晨1時
求您了,抽我的血吧
女博士生日當天,趕回學校獻血
香港學生明知先天暈血,擼起袖子上前
“當時誰都不敢離開,就擔心獻不上血。”清華女生梁蘇會回憶起5月13日全校上千人排隊獻血的情景時,她只覺得這一切是自己該去做的。當日,正是梁蘇會25歲生日,她正在校外準備去過生日,突然接到同學發(fā)來的獻血短信,立刻匆匆趕回清華。
5月13日11:40,一輛從西單緊急借調(diào)的北京市血液中心采血車開進清華。短短半小時內(nèi),獻血長隊從樓內(nèi)排到了樓外,人均排隊時間長達6個小時。直到次日凌晨1時,最后一個獻血者才默默離開。
梁蘇會,女,1983年生人,清華博士生
■正要去過生日,一聽能獻血就往回趕
記者最初通過清華紅十字會學生分會會長陳向找到的梁蘇會,在上千名排隊獻血的清華師生中,梁蘇會或許是比較特殊的一個,因為5月13日當天恰好是她的生日。
“其實,這是我第5次獻血了。可以說清華有獻血的傳統(tǒng),平時逢每月的7、17、27日,北京市血液中心的采血車就會開到學校里,但這次是第一次,我看到這么多人都去排隊。”
這個清華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女博士生回憶起那一幕,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常。“當天,我本來約了幾個朋友吃飯,慶祝一下自己的生日。我已經(jīng)騎車出去了,突然接到陳向的短信,他說中午開始組織獻血了,我就趕緊往回騎。”
沒想到這一往回趕,梁蘇會的生日完全在漫漫長隊中度過了。
“我排了五個多小時,隊伍特別長,獻血地點是在紫荊學生公寓學生服務樓的大廳里。我剛趕到學校時,獻血車還沒來,我先幫紅十字會做了些場地準備、散發(fā)傳單的工作,也就是一頓飯的工夫,隊伍都排到了樓外,還有不少學校食堂的大師傅、保安都在那里排隊。”
梁蘇會還記得,有一個年輕的保安在排了數(shù)個小時的長隊后,因被發(fā)現(xiàn)年齡不滿18歲,不得不一步三回頭地離開了。
據(jù)悉,還有一名歷史系女生,因正好在生理期被大夫勸回,她也是不斷懇求著:讓我獻血吧。
■一聽男友捐200元,責怪對方捐得少
獻血后的次日,梁蘇會又忙著到處找捐款箱捐款。
“本來前一天,我男友給我打電話,說他捐了200元,我還挺生氣,說‘你怎么才捐那么點’。他挺無奈地解釋:‘想去取錢,可ATM機前的隊伍實在排得太長太長了。’”
經(jīng)歷了地震的梁蘇會,對于奉獻有了新的感悟:“說實話,現(xiàn)在我真的愿意去做祖國號召我做的任何事情。”
許鈞丞,男,1986年生人,清華本科生
“一個高個子的男生微閉雙眼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,我開始以為他在閉目養(yǎng)神,不經(jīng)意地一瞥后發(fā)現(xiàn)他嘴唇慘白,臉色很差,趕緊詢問了幾句,他有氣無力地說:‘沒關系,就讓我一個人呆一下就好了……’”
這是發(fā)表在清華新聞網(wǎng)上的《不在其中不流淚——清華獻血現(xiàn)場紀實》。新聞稿的作者羅錦文幫記者找到了這個男生,他叫許鈞丞,是一名香港籍學生,目前為清華經(jīng)濟管理學院大四學生。
■先天暈血,排隊6小時獻血
在獻血的前天晚上,許鈞丞還忙著參加港澳臺學生的聯(lián)歡晚會。次日中午,他聽說獻血,就立刻趕到現(xiàn)場。從下午2點到晚上8點,他一直在排隊。
好不容易輪到,許鈞丞卻出現(xiàn)了讓在場的工作人員吃驚的狀況。他臉色慘白地坐在一邊,當紅十字會的志愿者用吸管喂食他喝了一些果汁后,醫(yī)生護士連忙讓他臥躺在椅子上。記者問起這個情況時,許鈞丞卻不愿多談:“暈血是我的先天問題。其實,我從十六七歲時就開始獻血了,當時男生們說一起去獻血吧,獻了一次后就成習慣了。因為覺得獻血挺有意義的。以前我有過三四次的暈血情況,具體的原因是私人原因,我不可以多說。”
■排在前面的老美是蹺課來獻血
盡管對自己的獻血看得很平常,許鈞丞卻津津樂道于一個老外學生的奉獻精神:“排在我前面有個美國人,他本來在樓上上漢語課,突然聽到獻血,就蹺課下來排隊了。他一直在跟我聊,說他很想幫助地震中的人。后來因為他血脂過高,沒有獻成功,他還挺郁悶的。我覺得,他比我更有奉獻精神。”
來源:《青年周末》 2008-05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