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記者 高原
5月14日,對于清華大學體育部教師周放來說,是執(zhí)教生涯中難忘的一天。
這一天,由于疫情防控形勢變化,學校進一步加強校門管控,周放和另外八位體育部老師,通過提前提交健康寶、行程卡“雙綠”碼、七天未離京證明、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等,完成了較之前更加復雜的報批手續(xù)而“千辛萬苦”地來到清華園中上課。
這一天,他們第一次化身“大白”,頭戴防護面罩、口罩,身穿防護服,胸前掛著擴音喇叭、對講機,只能通過身上寫的名字來識別彼此,全副武裝來到熟悉的陳明游泳館。

測試教職員工化身“大白”合影
這不是一次普通的課堂教學,而是在疫情防控形勢下,為了保障畢業(yè)生順利畢業(yè)舉行的一場特殊的游泳測試。
“主要考慮到畢業(yè)班學生必須要通過游泳測試才能順利畢業(yè)。”周放解釋這場特殊的游泳測試背后有著不得已的“苦衷”。
“為了保證同學們可以如期順利畢業(yè),我們提前反復‘演練’了測試的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比如遴選進場的老師都必須保證近期每天堅持測核酸,測試過程中要服從統(tǒng)一指揮調度,嚴格執(zhí)行所有程序等等。”周放說。

學生志愿者現場組織
他們提前安排學生志愿者承擔游泳測試的組織,從外場集合整隊、一檢、二檢、看臺區(qū)候場間隔就坐、下水熱身、起點出發(fā)、終點上岸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反復叮囑演練。
測試過程中的安全保障和救護工作則由游泳館救生員、游泳隊隊員、120醫(yī)護人員擔任。參加游泳測試教師則穿著防護服、頭戴面罩、口罩,遠程監(jiān)控并指揮測試過程的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隨時通過對講機、手機與學生志愿者保持溝通。
對于生命學院大四學生黃聰媛來說,同樣也是極其難忘的一天。這一天,她經過前兩次的失敗,終于成功“上岸”,圓滿通過考試。“可能是因為有‘大白’的地方,心里就不慌!”她笑著總結道。
此前,因為游泳測試一直沒有通過,再加上疫情形勢越發(fā)嚴峻,能否參與測試也成為一個問題,她一直擔心會不會因此影響正常畢業(yè)。萬萬沒想到,游泳測試仍然如期舉行了!
“這次測試與以往任何一次都不一樣,當我看到所有的老師都穿上大白的時候,真的還是非常驚訝和震撼的!”她回憶說,整個測試環(huán)節(jié)非常有序流暢,從入場隔位就坐、淺水區(qū)熱身到測試全部結束,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有老師或學生志愿者反復叮囑、悉心安排。
“真的能感受到,老師們?yōu)槲覀兏冻龊芏啵浅8兄x學校可以在疫情從嚴防控的形勢下,如此周到地為我們精心設計游泳測試的全流程。”讓她印象尤為深刻的是,當她從水中鉆出來時,一位認出她的“大白”老師走過來,贊許地對她說:“通過啦,加油!”從只能在水中堅持25米,到突破50米大關,黃聰媛期待著自己以清華園為起點,帶著滿滿的愛與祝福,可以游向更廣闊的天地。


游泳測試前的二檢

途中保障指導


全副武裝的“大白”們
“第一次穿上‘大白’,感覺還是比較神圣的!”周放感慨地說。
“相比與奮戰(zhàn)在防疫一線的醫(yī)護工作者來說,我們不算什么,還可以減肥。”周放笑笑說。最令他高興的是,這一天游泳測試一切順利,一共382位同學順利通過測試,其中包括217位畢業(yè)生。
從疫情初期帶領同學們“在線”擼鐵,到此時此刻化身“大白”現場監(jiān)考,周放經歷了一段難忘的疫情下的體育教學。
而黃聰媛同學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、再戰(zhàn)中,不斷克服疫情帶來的種種挑戰(zhàn),經歷著成長與蛻變,終成能迎風入海的一朵浪花。
無論何時何地,清華人永遠保持一種自強的精神和奮進的姿態(tài)。正如周放所說:“希望我們珍惜當下經歷的一切,今后都會成為我們寶貴的財富”。
(清華新聞網5月16日電)
編輯:覃霞
審核:周襄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