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防控 觀疇園在行動
通訊員 魏強 李偉 朱昱漩 張奇
在共抗疫情戰(zhàn)斗中,觀疇園致力做校園的守護者,根據《飲食中心疫情防控工作方案》,一方面,要顧大局落實疫情防控任務,另一方面,要做好日常伙食服務保障,努力讓在校的師生員工吃得“安心”。
堅守崗位 共克時艱
自疫情發(fā)生以來,觀疇園食堂36名職工于大年初二停休至今已堅守崗位13天,每天早晨5點前上班,晚上7點半后下班,一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。食堂是人員密集、流動性強的高危公共場所。由于食堂春節(jié)輪換休假,這36位職工本可以待在家里度過一個相對安全的假期,但無一人選擇輪休,他們放棄了更安全的機會,放棄了照顧家庭的責任,選擇堅守崗位。他們說,這么多天抗擊疫情也積累了一些經驗,雖然是普通人,能力微不足道,但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,也想為校園、為國家做點什么。

張奇在工作中
?觀疇園經理張奇作為一名中共黨員,勇?lián)熑危瑳_在一線。疫情爆發(fā)前,張奇已連續(xù)在崗工作多日。1月21日,教育部發(fā)出通知要求教育系統(tǒng)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。因參與過“非典”疫情防控,張奇高度重視,迅速布置,提前準備,每天早來晚走,始終堅守崗位。除了制定疫情防控方案、檢查各項措施落實、保障日常供餐等工作外,他還主動承擔了傳染風險最高的值班經理工作,每天與流動性強的就餐人群近距離接觸,提醒就餐者佩戴口罩、做好防護。他的行為深深感染和激勵了每一位職工,食堂職工賈營、李愛東已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。在張奇和其他3名在崗黨員帶領下,觀疇園上下團結一心,共克時艱,展現了基層黨組織的強大凝聚力和戰(zhàn)斗力。
多措并舉 科學防控
自2017年通過GB/T 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以來,觀疇園逐步形成了科學的食品安全管理理念,打造了一支專業(yè)水平較高的安全管理隊伍。疫情發(fā)生后,觀疇園依據食品安全管理和“非典”防控經驗,迅速明確了防護、消毒、加工生產、人員管理、物資保障五項工作重點,實施了“五專”的管理方法:“專用表格、專人落實、專用物資、專用工具、專項檢查”

首先,職工食品加工及售賣全過程均佩戴口罩。張貼溫馨提示,引導就餐者佩戴口罩、間隔排隊、就餐時保持安靜。延長供餐時間,鼓勵錯時就餐。擴大就餐面積,減少25%座椅,擴大就餐間隔。提供一次性打包餐盒,方便選餐后打包。設置防護用品專用垃圾桶,避免交叉污染。

其次,餐前對就餐環(huán)境尤其餐桌椅、門把手、扶手等部位開展專項消毒并公示。洗碗間實施專項消毒。加強工作服、工用具、送餐車等消毒管理。檢查人員洗手情況。每天保持空氣流通,定時開窗通風。
第三,加工生產中,停售冷葷涼菜,嚴格生熟分開,所有菜品燒熟煮透,保證中心溫度不低于70℃。
第四,做好晨檢,增加午檢,體溫達到或超過37.3℃,出現咳嗽或明顯乏力者,立即脫崗隔離就醫(yī)。建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專項信息群,全體職工近200人全部在群,做好上傳下達及信息摸排工作,宣傳在家做好防護并學習相關專業(yè)知識。

第五,根據疫情防控形勢,提前儲備伙食原材料和防控物資。當前已儲備消毒液、醫(yī)用酒精、體溫計和防護口罩用于食堂消毒和工作人員防護;儲備一次性餐具,用于健康隔離觀察點師生和一線防控人員送餐任務。
營養(yǎng)搭配 保障必需
截至2月6日,觀疇園食堂每天就餐人次由春節(jié)期間的260人次增長至近1300人次。而由于疫情原因,在崗職工仍為36人。在人員少,任務重的情況下,全體職工不怕苦,不怕累,一人多崗,延長勞動時間,在保證供應的基礎上,通過伙食調配,想法設法保證谷薯類食物和優(yōu)質蛋白供應充足,提供新鮮蔬菜,通過均衡營養(yǎng),提高就餐者尤其是健康隔離觀察點師生和一線防控人員自身抵抗力。觀疇園目前有早餐20多個品種,午晚餐各50多個品種供應,且保證免費湯供應不間斷。

除正常供餐服務外,觀疇園還承擔著校內健康隔離觀察點師生和一線防控人員送餐任務,為保證他們吃飽吃好,更有力量地與疫情斗爭,所有營養(yǎng)套餐現做現送,做好保溫措施。制定營養(yǎng)套餐食譜,每餐三個套餐供選擇,輪換口味。送餐量每天260多份。送餐過程中如有特殊需求,條件允許情況下盡可能滿足,給予一線戰(zhàn)斗者們家的溫暖。

冬已盡,春將來。觀疇園全體職工始終不懼任何困難和挑戰(zhàn),病毒不退,我們不退,大家堅信一定可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(zhàn)。
(清華新聞網2月8日電)
供稿:飲食中心
編輯:呂 婷
審核:戚天雷